服務熱線
13262752056
儀表調試需要知道哪些知識
單臺儀表的校準和試驗傳統稱為一次調校,即儀表安裝前的校驗,它是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儀表或測量系統的示值、實物量具或標準物質所代表的值與相對應的由參考標準確定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其目的是:檢查計分表在運輸途中有無損傷;核對儀表的規格型號及功能是否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儀表的精密度是否符合制造廠技術文件的規定。因此,它是一項技術含量高,工作要求細,范圍比較廣的工作。這一工作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系統試驗和裝置的產品質量及運行安全,對評價儀表工程的施工質量具重大影響。
由于工業自動化儀表工業發展很快,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故單臺儀表校準試驗工作涉及面*廣,所以本文僅用作參考,具體操作應以單位具體情況而定。
依據
1、工程承包合同或協議(具體到文號);
2、儀表設計施工圖及其它技術文件;
3、儀表制造廠提供的技術文件;
4、《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5、自動化儀表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131-90;
6、根據該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儀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7、化學工業計量檢定人員管理辦法。
儀表校準、試驗的程序
一、施工程序流程
二、主要施工方法和關鍵操作方法
1、一般規定
(1)試驗環境條件:儀表的校準和試驗(不含執行器)應在試驗室內進行。試驗室應具備下列條件:
a、室內清潔、安靜,光線充足,無振動,無對儀表及線路的電磁場干擾。
b、室內溫度保持在10~35℃。
c、電源電壓穩定,交流電源及60V以上的直流電源電壓波動不應超過±10%。60V以下的直流電源電壓波動不應超過±5%。
d、氣源應清潔、干燥,露點比*低環境溫度低10℃以上,氣源壓力穩定,調壓設施完備。
(2) 儀表校準和試驗用的標準儀器儀表,應具備有效的計量檢定合格證明,其基本誤差的*值不宜超過被校準儀表基本誤差*值的1/3。
(3)儀表校準和試驗的條件、項目、方法應符合制造廠技術文件的規定和設計文件要求,并應使用制造廠已提供的專用工具和試驗設備。
(4)從事校準和試驗工作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和省級以上化工主管部門頒發的檢定證件,并能熟練地掌握試驗項目的操作技能,正確使用、維護所用計量器具。
(5)單臺儀表校準點應在全量程范圍內的均勻選取,一般不應少于5點。
(6)儀表校準和試驗前應對儀表進行外觀檢查,其內容應包括:
a、儀表的型號、規格、材質、防爆級別等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
b、無變形、損傷、油漆脫落、零件丟失等缺陷,外形主要尺寸、連接螺紋符合設計要求。
c、銘牌標志、附件、備件齊全。
d、產品技術文件和質量證明書齊全。
(7)儀表經校準和試驗后,應達到下列要求:
a、基本誤差、回差應符合儀表的允許誤差。
b、儀表零位正確,偏差值不超過允許誤差的1/2。
c、報警、聯鎖設定偏差不超過儀表允許誤差,其設定值符合設計文件要求。
d、指針在整個行程中無抖動、摩擦和跳動現象。
e、可調部件應留有再調整的余地。
f、數字顯示儀表無閃爍現象。
g、記錄儀表劃線或打字應清晰,記錄紙移動正常。記錄誤差符合儀表精度要求。
(8)儀表校準試驗后,應及時填寫校驗記錄,并要求數據真實、項目齊全、字跡清晰、簽字完備,并在表體明顯位置貼上“產品合格”標識和標注位號。
(9)校準合格的儀表應按公司物質貯存程序的有關要求妥善保管。經調整不合格的儀表應通報設備計劃員和工號工程師會同監理、業主等有關人員檢查、確認后,退庫處理。
2、溫度儀表
(1)雙金屬溫度計、壓力式溫度計應進行示值校準,一般校驗點不少于兩點。如被校儀表已指示環境溫度,可將環境溫度當作一個校準點,另取一個點即可。在二個校準點中,若有一點不合格,則應判被校表不合格。該試驗的操作要點是將溫包或雙金屬溫度計的感溫元件與標準水銀溫度計的感溫液置于同一環境溫度中,注意控制被測介質溫度的變化緩慢而均勻。如多支雙金屬溫度計或壓力式溫度計同時校準,應按正、反順序檢測兩次,取其平均值。
(2)熱電偶、熱電阻應作導通和絕緣檢查,并應進行常溫下mv、電阻測試,一般不再進行熱電性能試驗。如業主堅持對裝置中主要檢測點和有特殊要求的檢測點的熱電偶、熱電阻進行熱電性能試驗,原則上不超過總量的10%。熱電偶、熱電阻熱電特性的允許誤差分別見表1、表2。
注:①、t為被測溫度;
②、允許偏差以℃或實際溫度的百分數表示,應采用其中計算數值較大的值(分度號為S的熱電偶除外)。
注:①、R0為0℃時的標準電阻;
②、t為被測溫度;
(3)儀表的校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a、儀表的試驗項目應包括:示值基本誤差、回差、傾斜誤差、設定點偏差。配熱電偶的動圈儀表還應進行“斷偶保護”試驗。
b、配熱電偶的動圈校驗時,在測量回路中應加儀表規定外阻±0.1Ω的外接電阻,配熱電阻的動圈儀表應做三個外接電阻同增同減的示值誤差試驗。如附加誤差很小,經業主同意可取消外接電阻,但校準時從標準電阻箱到儀表的連接應選用同截面、同長度的多股銅芯塑料線。
c、傾斜誤差試驗在上限值、下限值兩個刻度線上進行,但對有前置放大器的儀表,可在量程的10%、90%兩點附近進行。傾斜角度為50~100,傾斜方向為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傾斜誤差要求不太于儀表允許誤差。
d、設定點偏差試驗應在相當于標尺弧長的10%、50%、90%附近的刻度線上進行,也可以根據設計提供的聯鎖、報警值試驗。設定點偏差應不大于儀表的允許誤差。
(4)數字溫度指示調節儀:
a、儀表的試驗項目應包括:指示基本誤差、穩定度誤差、設定點誤差及PID特性試驗等。
b、指示基本誤差試驗宜采用輸入基準法校準,但需重復試驗兩次,取其*大差值作為被校儀表在該點的誤差。
c、儀表穩定度試驗包括顯示波動量和示值漂移量的測定,做為評價儀表品質的參數,一般儀表顯示波動量不得大于其分辨力,1小時內示值漂移量不得大于儀表允許誤差的1/4。
d、帶調節功能的儀表,應在量程的10%、50%、90%附近,試驗校準設定點偏差及比例積分微分功能的檢定,設定點的偏差應不大于儀表允許誤差,實際比例帶應在刻度值的±25%的范圍內,積分時間固定的儀表,實際積分時間應在(1±0.5)Ti范圍內。積分微分時間可調的儀表,實際積分微分時間與積分微分時間刻度值的允許偏差為±50%。
(5)溫度變送器:
a、按照儀表銘牌標志的輸入、輸出信號范圍和類型進行輸入、輸出特性的校準和試驗,其校準接線方法應符合制造廠技術文件要求。
b、與感溫元件一體化的溫變校準和試驗時,應斷開感溫元件,并由此輸入模擬信號。
(6)電子電位差及電子平衡電橋:
a、檢查儀表可動部分,并向同步電機、可逆電機、減速箱、切換開關和各軸承注油。
b、給儀表通電30分鐘后,調整儀表的靈敏度,致使指針擺動兩個半周期后穩定,然后,進行刻度校準試驗。
c、多點儀表應調整至數碼或顏色與切換開關和接線端子的編號一致。
3、壓力儀表
(1)彈簧壓力表的校準:
a、一般彈簧壓力表的校準宜用活塞壓力計加壓,被試儀表應與標準壓力表或標準砝碼相比較。當使用砝碼時,應在砝碼旋轉的情況下讀數。
b、校驗真空壓力表時,應用真空泵產生負壓,被校表與標準真空表或標準液柱壓力計比較。
c、禁油壓力表校驗時,嚴禁壓力表與油接觸,滿量程小于1.6Mpa的儀表校準宜采用氣壓,而滿量程大于1.6Mpa的儀表校準,應加裝油、水隔離器,其結構如圖所示:
d、真空壓力表的壓力部分的校驗點不應少于三點,其中真空部分的校驗點不少于兩點,但壓力部分測量上限值超過0.3Mpa時,真空部分可只校一點。
e、彈簧壓力表校準過程中如需啟封調整,校準合格的儀表應重新鉛封。
(2)微壓計在指值校準前應先進行傾斜誤差試驗(傾斜角度為50)和機械零位調整。
(3)電動壓力變送器(電Ⅲ型):
a、基本誤差(允許誤差),回差的調校按下圖配線、配氣,并通電預熱不少于15分鐘。
b、基本誤差校準前應先調好零點和量程,然后依次做上升和下降的五點校準。
c、智能變送器的單臺儀表校準試驗,當采用模擬信號法校準后,還通過手持通訊器試驗其操作功能。
d、變送器應進行氣密性檢查,將額定工作壓力加入變送器測量室,再切斷壓力源,用壓力表觀察氣密性。在前10分鐘內允許壓力值稍有變動,在后5分鐘內壓力下降不得超過額定工作壓力的2%.
(4)氣動壓力變送器:
a、校準試驗的方法同電動壓力變送器b、d。
b、變送器的輸出信號由0~0.16Mpa,0.25級的標準壓力表或0~2Mpa,0.1級的數字壓力表檢測。
(5)壓力開關:
a、根據《儀表設備規格書》查出被試儀表的動作整定值。
b、選用適當的壓力信號源向被試表加壓,量程適當的標準壓力計檢測信號壓力,用萬用表測量接點的通、斷狀態。
c、對高報開關,應從低向高緩慢升壓,觀察萬用表,當萬用表指示突變時,標準壓力表的示值即高報值;再緩慢下降壓力。當萬用表指示再次突變時,標準壓力表的示值即復位值。
d、對低報開關,應先將試驗壓力升至設定值以上,再緩慢下降,當萬用表指示突變時,標準壓力表的示值即低報值;再緩慢加壓,當萬用表指示再次突變時,標準壓力表的示值即復位值。
4、流量儀表
(1)差壓變送器:
a、儀表差壓范圍應以《孔板計算書》為準。
b、校準試驗項目含基本誤差、回程誤差和測量室的密封檢查。
c、校準方法,電動差壓變送器同電動壓力變送器,氣動差壓變送器同氣動壓力變送器。
(2)轉子流量計、電磁流量計、質量流量計、超聲流量計、渦街流量計、靶式流量計、均速管流量計和容積流量計等應核定出廠檢定報告和出廠合格證。當合格證和檢定報告在有效期內時,可不再進行精度校準,但應通電或通氣檢查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帶遠傳功能的,應做模擬試驗。當合格證及出廠檢定報告超過有效期時,應重新進行計量標定,但根據有關文件規定,標定工作應由業主負責,施工單位予以配合。
5、物位儀表
(1)單、雙法差壓變送器的校準:
a、校驗方法、項目基本同壓力、差壓變送器,此外尚需考慮:
ⅰ、根據《儀表設備規格書》認真核算變送器的量程;
ⅱ、制作校驗用輔助設施;
ⅲ、考慮遷移并計算遷移量。
b、電動法蘭差壓變送器的校準可按下圖連接。校準時可把“+”、“-”壓法蘭置同一平面,也可以模擬現場安裝把“-”法蘭升高到與“+”法蘭的設計高差。前者應在“+”壓側加負遷移信號后調零,而后者可直接調零。
(2)浮筒液位變送器:
a、內浮筒液位計宜采用干校法(掛重法)校準,即將液面所處的位置如0%、25%、75%、100%的浮子自身的重量減其所受的浮力之差值,G1、G2、G3、G4、G5掛在浮筒變送器的連桿上,然后對輸出進行調整。
b、外浮筒液位(界位)計宜采用灌液法(水校法),其校準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
a.------------------手操壓力泵(西安儀表廠產)
b.------------------密閉小容器(自己制作)
c.------------------容器加水口(3/4”NPT絲堵)
d.------------------浮筒變送器
e.-------------------透明軟管液位指示計
f.-------------------1/4”球閥
用手操壓力泵或氣動定值器給密閉容器加壓,由于P的存在使水經球閥上升浮筒內H高度,緩慢加壓泄壓,便可控制H值的高度。
(3)浮球式液位變送器:
a、氣割一片可與儀表法蘭連接的簡易特制法蘭,將其焊接在預制平臺的一角,模擬安裝被校儀表,并向儀表供電(氣),此時儀表應指“零”,否則應調“零”。
b、平緩操作平衡桿使浮球上移,當平衡桿處于水平狀態時,儀表輸出應為50%,否則應調量程。
c、如此反復試驗,直至示值誤差符合允許誤差的要求。
d、平衡桿由水平位置再繼續上移,輸出信號應均勻上升,當輸出信號達100%時,測量由平衡桿的移動角度應為11.50。
e、檢查平衡桿與浮球的連接必須緊固,無松動,防松配件齊全。
(4)貯罐液位計、料面計,現場不具備單臺校準條件,因此,在安裝前進行外觀檢查外,還應通電檢查指示和變送部分,確認其基本功能是否完好。
(5)放射性同位素液位計的校準見《放射性同位素液位計校準、安裝方案》,此不再敘。
(6)超聲波物位計校準時,通電后液晶顯示板及狀態指示燈工作應正常,參數設置開關應符合工藝測量要求。
(7)浮球式液位開關安裝前的校準,應用手平緩操作浮球,使其上、下移動,觀察微動開關的動作,并用萬用表監測接點的通斷。
(8)電容式液位計的校準,可在浮筒液位計的校驗設施的基礎上,加裝Φ100的開口水槽進行作常規的五點校驗。
(9)電容式液位開關可將探頭插入水中,觀察狀態指示燈應同時亮,輸出繼電器應動作,否者應調整門限電壓,如此反復操作數次,直至動作無誤。
(10)音叉式物位開關,應做送電檢查,并將音叉向上放置,然后用手指按壓音叉端部強迫停振,輸出繼電器應動作。
自動分析儀表的校準:
a、自動分析儀的校準、試驗工作應按制造廠技術文件的要求進行。
b、對顯示儀表只進行模擬校驗。
c、通電檢查發送器的電氣性能,操作各功能鍵,記錄其零位及量程的調整范圍。
d、認真學習《安裝使用說明書》向工號工程師提出安裝建議并為分析器的系統試驗作充分的技術準備。
6、調節儀表的特性試驗:
(1)氣動調節器的特性試驗項目應包括:
a、控制點偏差試驗。校驗點以25%、50%、75%三點為宜,其允許誤差應符合被校儀表的精度要求。
b、比例度試驗。不得少于3點,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比例度的允許誤差
c、積分特性試驗。積分時間測試應不少于三點,積分時間刻度允許誤差為±5%。
d、微分特性試驗。微分時間常數測試應不少于三點,并按TD=KD.t求其微分時間。
e、平衡點檢查。即找好控制點,關閉積分改變比例度,輸出應無明顯變化。
f、切換機構試驗。進行手動“箭頭”自動切換時,手柄動作應輕便,工作狀態與位置一致,自動“箭頭”手動切換能實現無擾動,靜差小于1.6kpa。
(2)電動調節器的校準和調節特性試驗項目應包括:
a、首先對調節器指示針和給定針進行基本誤差、回差的五點校準。
b、用硬手動操作輸出,使輸出指示表在0%、50%、100%時,對應輸出電流應分別為4、12、20mA、±3%。
c、控制點偏差宜采用閉環跟蹤法試驗,各開關分別置于積分*小,微分斷、反作用、測量、自動、比例度置*小。調整設定輪,使之分別為10%、50%、100%,測量針應跟蹤設定針,且穩定后兩針之差不大于被校儀表的允許誤差(±0.5%)。
d、比例度校驗不應少于三點,允許誤差為±20%。
e、積分時間校驗不應少于三點,允許誤差為±50%。
f、微分特性只作特性驗證,不測微分時間常數。
g、根據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儀表回路圖確定調節器的正反作用,并將其置于相應位置。
7、旋轉機械量檢測儀表的校準
(1)旋轉機械狀態監視儀表校準前,應按《儀表設備規格書》核對儀表位號、型號、規格、材質。清點探頭、前置放大器、專用電纜、檢測儀表及其它附件。
(2)軸位移、軸振動、軸轉速探頭安裝前均應作間隙——輸出電壓特性試驗,試驗采用專用的探頭特性試驗裝置,將同位號的的探頭、專用電纜、前置放大器成套模擬進行,試驗裝置的探頭試片材質宜與被測軸的表面材質一致。
(3)探頭特性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
a、確定零間隙,將千分尺的刻度對準“0”值,調整探頭,使端面與試片表面輕接觸,記錄前置放大器的輸出電壓值。
b、調整螺旋測微計,增加探頭與試片表面的間隙,每隔100um記錄一次電壓值,直到數字電壓表的讀數基本不變為止。
c、將所測得數據繪制探頭間隙——電壓特性曲線,該曲線中間應為一直線段,其電壓梯度應符合該儀表的技術要求。
(4)軸位移、軸振動的監視器和轉速顯示儀需做指示精度校準,它們的允許誤差分別為±5%、±5%和±0.2%,否則應予以調整。
8、執行器的特性試驗
(1)控制閥和執行機構的試驗:
閥體壓力試驗和閥座密封試驗等項目,可對生產廠出具的產品合格證明和試驗報告進行驗證,并經業主確認。但對事故切斷閥安裝前應進行閥座密封試驗,具體要求如下:
?。?、調整氣動定值器出口壓力,使被試調節閥全關。
ⅱ)、根據調節閥計算書,查被試調節閥前后*大差壓,將該值向被試閥入口單向加壓,測量泄漏量,不同口徑的調節閥允許泄漏量為:
b、當調節閥在現場必須進行耐壓強度試驗時,應在被試調節閥全開狀態下用潔凈水進行,試驗壓力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保壓3分鐘無泄漏為合格。
c、調節閥應進行薄膜室氣密性試驗,將0.1Mpa的儀表空氣輸入薄膜氣室,切斷氣源,5分鐘內,氣室壓力不下降為合格。
d、調節閥應進行行程試驗,鑒于目前設備多選用帶電/氣轉換器,故行程試驗可按下圖連接:
其行程允許偏差應符合安裝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帶閥門定位器的調節閥行程允許偏差為±1%)。
e、調節閥的靈敏度是調節閥品質的重要參數,應在量程試驗的同時予以測定。此參數在產品說明書中都有明確的技術指標,當無要求時,應不超過信號范圍的1.5%,如有閥門定位器,允差控制在0.3%。
f、事故切斷閥和設計明確規定全行程時間的調節閥必須進行全行程時間測試,該時間不得超過設計規定值。(一般小于10s)。
g、帶位置開關的調節閥在行程試驗之后,檢查接點的通斷狀態。
h、調節閥試驗完畢,必須放凈試驗用水,并用空氣吹干,然后把閥門進出口封閉,尤其對高壓調節閥的密封面應加裝特殊保護。
9、電磁閥的試驗
a、外觀檢查,核對規格、型號及工作電壓是否與設計相符。
b、用直流500V搖表測量勵磁線圈對外殼的絕緣電阻應大于5MΩ。
c、接通電源、氣源檢查電磁閥的動作及氣路切換情況,并記錄之。
上一篇:計量設備校準范圍包括哪些模塊
下一篇:儀表安裝調試和日常維護知識
Copyright ? 2021 百檢(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滬ICP備19010749號-17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宜山路2000號 電話:13262752056 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