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項目:
總接收靈敏度,互調抗擾性,互調衰減,傳導雜散,共信道抑制,參考靈敏度,發射機音頻失真,帶外功率,帶寬,接收機音頻失真,*大功率,*大有效發射功率,雜散發射,雜散響應抗擾性,雜散域無用發射,雜散射頻分量,相鄰和交替信道功率,瞬態功率,調制特性,調制精度,調制限制,載波輸出功率,載波頻率容差,載波頻率容限,鄰道功率,鄰道功率比,鄰道功率(比值),鄰道選擇性,阻塞,非基波振蕩功率,音頻響應,領道功率,頻率誤差,CA UE 共存雜散輻射頻段,CA 寬帶互調,CA 雜散晌應,CA 鄰道泄漏抑制比,CA 鄰道選擇性,CA 頻譜輻射模版,CA 額外雜散輻射,CA功控相對功率容差,CA功控*功率容差,CA占用帶寬,CA參考靈敏度電平,CA發射互調,CA發射機雜散輻射,CA帶內阻塞,CA帶外阻塞,CA總功率控制容差,CA*大功率回退,CA*大發射功率,CA*大輸入電平,CA*小輸出功率,CA雜散輻射,CA窄帶阻塞,CA誤差矢量幅度,CA載波泄漏,CA通用開/關時間模板,CA配置用戶設備發射輸出功率,CA非分配RB 的帶內輻射,CA頻率誤差,CA額外*大功率回退,CA額外頻譜輻射模版,DC-HSDPA互調特性,DC-HSDPA參考靈敏電平,DC-HSDPA雜散響應,DC-HSDPA鄰道選擇性,DC-HSDPA阻塞特性,E-DCH鄰道泄露功率比,E-DCH頻譜輻射模板,EGPRS 發射輸出功率,EGPRS *小輸入電平,EGPRS 輸出射頻頻譜,EGPRS 頻率誤差和調制精度,EVM 均衡器頻譜平滑度,GPRS 發射輸出功率,GPRS *小輸入電平,GPRS 輸出射頻頻譜,GPRS 頻率誤差和相位誤差,HS-DPCCH 和E-DCH*大輸出功率,HS-DPCCH功率控制,HS-DPCCH*大輸出功率,HS-DPCCH矢量幅度誤差,HS-DPCCH鄰道泄露功率比,HS-DPCCH頻譜輻射模板,HS-PDSCH 的*大輸入電平(16QAM),PRACH時間模板,PUSCH-EVM (包括排除時段),PvT曲線,SRS時間模板,UE 共存雜散輻射頻段,UE相位非連續性,上行64QAM*大功率回退,上行64QAM誤差矢量幅度,上行64QAM鄰道泄漏抑制比,上行64QAM額外*大功率回退,上行64QAM額外雜散輻射,上行64QAM額外頻譜輻射模版,上行內環功率控制,上行壓縮模式的功率設置,上行開環功率控制,互調特性,傳導雜散-空閑模式,傳導雜散-連接模式,傳輸格式組合的改變,前導脈沖質量,功控相對功率容差,功控*功率容差,協議一致性測試,占用帶寬,參考靈敏度電平,參考靈敏度電平(4天線),參考靈敏電平,發射互調,發射關功率,發射關斷功率,發射開關時間模板,發射機*大發射功率,發射機*大發射功率(單載波),發射機*大發射功率(帶內連續下行/上行CA),發射機*小輸出功率,發射機*小輸出功率(單載波),發射機*小輸出功率(帶內連續下行/上行CA),發射機雜散輻射,發射機雜散輻射(單載波),發射機雜散輻射(帶內連續下行/上行CA),發射機鄰道泄露功率比,發射機鄰道泄露功率比(單載波),發射機鄰道泄露功率比(帶內連續下行/上行CA),發射機頻譜輻射模版,發射機頻譜輻射模版(單載波),發射機頻譜輻射模版(帶內連續下行/上行CA),發射輸出功率,寬帶互調,峰值碼域誤差,帶內阻塞,帶外阻塞,總功率控制容差,總輻射功率,接收機互調特性,接收機互調特性(下行CA),接收機互調特性(單載波),接收機參考靈敏電平,接收機雜散響應,接收機雜散響應(下行CA),接收機雜散響應(單載波),接收機雜散輻射,接收機雜散輻射(下行CA),接收機雜散輻射(單載波),接收機鄰道選擇性,接收機鄰道選擇性(下行CA),接收機鄰道選擇性(單載波),接收機阻塞特性,接收機阻塞特性(下行CA),接收機阻塞特性(單載波),無線資源管理一致性測試,*大功率回退,*大發射功率,*大輸入電平,*大輸入電平(4天線),*大輸出功率,*大輸出電平,*小輸出功率,雜散響應,雜散晌應,雜散輻射,比吸收率
檢測標準:
1、YD/T 1484.4-2017 無線終端空間射頻輻射功率和接收機性能測量方法 第4部分:WCDMA無線終端 6
2、3GPP TR 25.914 V15.0.1 (2018-06) 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第2+階段);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 LTE;用戶設備(UE) / 移動臺(MS)OTA天線性能;一致性測試 8
3、ETSI EN 301 166-1 V1.3.2 電磁兼容性與無線頻譜特性(ERM);陸地移動服務;采用窄帶信道并且具有一個無線接口的用于模擬(或數字)的語音(或數據)通信的無線電設備;第1部分:技術特性及測量方法 7.1
4、YD/T 1484.1-2016 無線終端空間射頻輻射功率和接收機性能測量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6
5、3GPP TS 36.521-1 V16.2.1 (2019-10) LTE;進化的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入(E-UTRA);用戶設備一致性規范;無線電發射和接收;第1部分:一致性測試 6.6.3.2A
6、ACMA: 2020 無線電通信(電磁照射-人體曝露)標準2014修訂版 9 & 10
7、YD/T 1484.5-2016 無線終端空間射頻輻射功率和接收機性能測量方法 第5部分:TD-SCDMA無線終端 6
8、3GPP TS 51.010-1 V13.10.0 (2019-09) 數字蜂窩電信系統(第2階段+)(GSM);移動臺(MS)一致性規范;第1部分:一致性規范 13.17.3
9、GB/T 12192-2017 移動通信調頻發射機測量方法 9
10、CTIA Version 3.8.2(2019) 無線設備空中性能測試計劃 5
11、YD/T 1484.2-2016 無線終端空間射頻輻射功率和接收機性能測量方法 第2部分:GSM無線終端 6
12、ETSI EN 301 908-13 V11.1.2 (2017-07) IMT蜂窩網絡;包括2014/53/EU指令第3.2條款基本要求的協調標準;第13部分:演進通用陸地無線接入(E-UTRA)用戶設備(UE) 4.2.2.1&
5.3.1.1
13、3GPP TS 37.544 V14.7.0 (2018-12) 技術規范組無線電接入網;通用陸地無線接入(UTRA)和演進的通用陸地無線接入(E-UTRA);用戶設備(UE)的無線(OTA)性能;符合性測試 7
14、SZDB/Z 33.3-2011 頻分多址(FDMA)調頻數字對講機_射頻測量規范 7.2.5
15、YD/T 1484.6-2013 無線終端空間射頻輻射功率和接收機性能測量方法 第6部分:LTE無線終端 6
16、3GPP TS 36.523-1 v16.5.0 (2020-06) 演進的通用陸基無線接入網(E-UTRA)和分組核心演進 (EPC);移動設備 (UE) 一致性規范; 第1部分: 協議一致性規范 6&7&8&9&10&11&12&13&14章
17、?CTIA Rev 3.8.2 無線設備空中性能測試計劃 6
18、3GPP TR 37.902 V15.0.0 (2018-06) LTE/UMTS終端; 用戶設備(UE)無線性能TRP&TRS測試方法 8
19、GB/T 15844-2017 移動通信專業調頻收發信機通用規范 6.1.2.20
20、SJ/Z 9096.2-1987 無線電發射機的測量方法 第二部分 帶寬、帶外功率、非基波震蕩功率 8